山西灵丘县白崖台乡: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修复 推进红色村率先振兴
近年来,灵丘县白崖台乡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白崖台村“红色美丽村庄”,积极推动抗战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大力传承“平型关”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注入广大党员干部血脉之中。
白崖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灵丘县白崖台乡是全国有名的太行山抗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迹众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对全国抗日战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平型关是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抗战圣地,中国军人的精神地标,平型关大捷所涉及的4大元帅等三百多位开国将帅都曾在白崖台村址留下足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斗遗址”的9处遗址中,有4处完全位于白崖台乡白崖台村境内:八路军115师指挥所旧址,八路军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指挥所遗址,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旧址。有2处在村边1公里内:平型关口遗址、乔沟遗址。此外村南2公里处还有“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斗祝捷联欢会遗址”及参战部队的驻地旧址,附近仅本乡境内还有其它红色文化遗址15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建在白崖台村,2021年游客量达60万人次。雄伟高大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矗立在村内最高的山巅之上,方圆几十公里都能看到。
一批红色遗址升级改造
2021年,白崖台村被中组部选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在建设过程中,对白崖台村中八路军115师将帅居住过的窑洞、八路军在东长城村庆功会遗址、朱德总司令在冉庄村召开总结会遗址、八路军情报站电台所在地等十余处红色遗迹进行修旧如旧加固,建设了具有红色乡土特色的“胜利之光”窑洞广场,新建了八路军机要处参观点等,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利用原有的乡文化站资源建设了“永不熄灭的油灯”红色记忆展馆,展馆的室内装修和布展凸显抗战老区地方特色,主要以图文、实物的形式,展示了白崖台乡人民支持抗战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可歌可泣的大无畏奉献精神。扫码听红音、VR影视展示、党的百年历程以及中国精神展示、“红色先锋”“赓续传承”展厅等一一亮相,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目前,这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成为当地乃至大同市新的红色文化地标。
加快“红色美丽乡村”建设
红色文化遗址,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发展的“助推器”。为了盘活利用红色文化遗址,2021年以来,白崖台乡坚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红色组织、红色文化、红色经济、红色治理、红色氛围“五红体系”,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20万元,围绕平型关大捷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以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以红色文化带动红色经济,实现了红色村率先振兴。
建强红色组织。抓住村两委换届的契机,选优配强支部班子,设立了党群文化讲堂和党建会客厅,通过经常性的开展面对面党员学习教育和智慧党建视频学习、微信扫码听红音等现代教育方式,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引导党员村民积极投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深挖红色文化。一方面致力于“挖资源”,发掘了“抗战引路人”“穆桂英民兵班”等感人事迹,修复了八路军交通站、建设军民鱼水情组雕和迎宾雕塑,展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致力于“变资产”,以白崖台村、老爷庙、平型关纪念馆、乔沟为主场景,引进山西圣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实景教育课程,实景红色VR体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主题党日为特色的红色实景教育基地,组织村民排演了抗战实景演出《平型关下》和拥军大秧歌等,用艺术的形式向游客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历程,年内共接待省内外红色研学团队20余个,6000余人次。
壮大红色经济。白崖台乡多方联动,广泛争取资源。与旅游局沟通,扶持村内复转军人开设红色旅游餐厅,打造标准化的庆功酒、胜利宴特色餐饮服务;与文化局沟通,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枕、麦秆画、草编、瓷器等传承展示场所;与林业部门沟通,在村庄周围沟壑集中种植景观与经济兼顾的树木;与邮政部门沟通,创建平型关红色主题邮局,打造特色物流。通过各项目集中建设,形成特色“吃、住、行、游、购、娱”文旅综合服务体系。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对“老爷庙阻击战遗址”加强保护的同时,因地制宜修整了场地,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商业街“平型关驿站”商业广场,原地建起了移动售卖亭,进行了环境美化,修建了旅游厕所和小型停车场,引进了“灵秀灵丘超市”等经营项目,吸纳了新就业,让游客获得更好服务。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创建了红色箱包厂,把提炼出的红色文化符号体现在旅游纪念品上,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实际收益;打造红色特产商店等,将自采自制的黄芩茶冠名平型关胜利红茶进行包装销售,大力发挥红色经济的领头作用。
健全红色治理。建立“一网一队一团”工作模式:创新完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网络体系,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建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民兵的“三老调解队”,让熟悉风土人情、说话有分量,办事有方法的身边人,来调节群众身边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成立由“穆桂英班老民兵”和党龄50年的老党员组成“家门口的宣讲团”,在田间地头、巷尾炕头讲述峥嵘岁月的奋斗故事,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
营造红色氛围。在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将大家的需求纳入了村庄总体规划之中:修建了“幸福之路”,对路面进行硬化修整,将垃圾乱堆的空闲场地变成了休闲场所,村内河道变成了乡村美丽风景线,河道筑坝治理的同时,在坝顶建起了停车场、干群连心桥。在“幸福之路”的一侧,以平型关大捷历史脉络为主线,打造红墙景观,通过剪纸造型,还原当时可歌可泣的壮烈场景。对沿街居民的房屋围墙外立面进行整修,增加红色元素。对村庄整体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在村口修建公共卫生间及公共浴室,方便村民和游客使用。让村民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使白崖台这个凝聚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的古老村落,成为了大同市乃至山西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区和红色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示范村。(刘伟明)
白崖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灵丘县白崖台乡是全国有名的太行山抗日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遗迹众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发生地。八路军平型关首战大捷,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信,对全国抗日战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平型关是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抗战圣地,中国军人的精神地标,平型关大捷所涉及的4大元帅等三百多位开国将帅都曾在白崖台村址留下足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战斗遗址”的9处遗址中,有4处完全位于白崖台乡白崖台村境内:八路军115师指挥所旧址,八路军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指挥所遗址,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旧址。有2处在村边1公里内:平型关口遗址、乔沟遗址。此外村南2公里处还有“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斗祝捷联欢会遗址”及参战部队的驻地旧址,附近仅本乡境内还有其它红色文化遗址15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建在白崖台村,2021年游客量达60万人次。雄伟高大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矗立在村内最高的山巅之上,方圆几十公里都能看到。
一批红色遗址升级改造
2021年,白崖台村被中组部选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在建设过程中,对白崖台村中八路军115师将帅居住过的窑洞、八路军在东长城村庆功会遗址、朱德总司令在冉庄村召开总结会遗址、八路军情报站电台所在地等十余处红色遗迹进行修旧如旧加固,建设了具有红色乡土特色的“胜利之光”窑洞广场,新建了八路军机要处参观点等,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利用原有的乡文化站资源建设了“永不熄灭的油灯”红色记忆展馆,展馆的室内装修和布展凸显抗战老区地方特色,主要以图文、实物的形式,展示了白崖台乡人民支持抗战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可歌可泣的大无畏奉献精神。扫码听红音、VR影视展示、党的百年历程以及中国精神展示、“红色先锋”“赓续传承”展厅等一一亮相,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目前,这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成为当地乃至大同市新的红色文化地标。
加快“红色美丽乡村”建设
红色文化遗址,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发展的“助推器”。为了盘活利用红色文化遗址,2021年以来,白崖台乡坚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红色组织、红色文化、红色经济、红色治理、红色氛围“五红体系”,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20万元,围绕平型关大捷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以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以红色文化带动红色经济,实现了红色村率先振兴。
建强红色组织。抓住村两委换届的契机,选优配强支部班子,设立了党群文化讲堂和党建会客厅,通过经常性的开展面对面党员学习教育和智慧党建视频学习、微信扫码听红音等现代教育方式,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引导党员村民积极投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深挖红色文化。一方面致力于“挖资源”,发掘了“抗战引路人”“穆桂英民兵班”等感人事迹,修复了八路军交通站、建设军民鱼水情组雕和迎宾雕塑,展现了我党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精神内涵;一方面致力于“变资产”,以白崖台村、老爷庙、平型关纪念馆、乔沟为主场景,引进山西圣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实景教育课程,实景红色VR体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主题党日为特色的红色实景教育基地,组织村民排演了抗战实景演出《平型关下》和拥军大秧歌等,用艺术的形式向游客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历程,年内共接待省内外红色研学团队20余个,6000余人次。
壮大红色经济。白崖台乡多方联动,广泛争取资源。与旅游局沟通,扶持村内复转军人开设红色旅游餐厅,打造标准化的庆功酒、胜利宴特色餐饮服务;与文化局沟通,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枕、麦秆画、草编、瓷器等传承展示场所;与林业部门沟通,在村庄周围沟壑集中种植景观与经济兼顾的树木;与邮政部门沟通,创建平型关红色主题邮局,打造特色物流。通过各项目集中建设,形成特色“吃、住、行、游、购、娱”文旅综合服务体系。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对“老爷庙阻击战遗址”加强保护的同时,因地制宜修整了场地,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商业街“平型关驿站”商业广场,原地建起了移动售卖亭,进行了环境美化,修建了旅游厕所和小型停车场,引进了“灵秀灵丘超市”等经营项目,吸纳了新就业,让游客获得更好服务。依托红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创建了红色箱包厂,把提炼出的红色文化符号体现在旅游纪念品上,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实际收益;打造红色特产商店等,将自采自制的黄芩茶冠名平型关胜利红茶进行包装销售,大力发挥红色经济的领头作用。
健全红色治理。建立“一网一队一团”工作模式:创新完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网络体系,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建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民兵的“三老调解队”,让熟悉风土人情、说话有分量,办事有方法的身边人,来调节群众身边的矛盾,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成立由“穆桂英班老民兵”和党龄50年的老党员组成“家门口的宣讲团”,在田间地头、巷尾炕头讲述峥嵘岁月的奋斗故事,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
营造红色氛围。在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将大家的需求纳入了村庄总体规划之中:修建了“幸福之路”,对路面进行硬化修整,将垃圾乱堆的空闲场地变成了休闲场所,村内河道变成了乡村美丽风景线,河道筑坝治理的同时,在坝顶建起了停车场、干群连心桥。在“幸福之路”的一侧,以平型关大捷历史脉络为主线,打造红墙景观,通过剪纸造型,还原当时可歌可泣的壮烈场景。对沿街居民的房屋围墙外立面进行整修,增加红色元素。对村庄整体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在村口修建公共卫生间及公共浴室,方便村民和游客使用。让村民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过程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使白崖台这个凝聚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的古老村落,成为了大同市乃至山西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示范区和红色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示范村。(刘伟明)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