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策惠企 金融暖企 服务助企 创新强企 本市每天诞生近600家中小企业
原标题:政策惠企 金融暖企 服务助企 创新强企 本市每天诞生近600家中小企业
没有售货员、没有司机,顾客只需扫码就能买上热腾腾的一日三餐。这种“聪明”又方便的无人驾驶售卖车来自一家在京成立只有5年的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在全球布局了规模超千辆的无人驾驶车队。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介绍,北京实施梯队培育中小企业,在政策惠企、金融暖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的“组合拳”支持下,日均新设中小企业近600家,其中一批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政策创新牵引企业创新
新石器无人车之所以能驶上北京的街头,源于一次政策突破。
2021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无人配送车企业颁发了国内首批无人配送车车辆编码,首次给予无人配送车相应路权。驶入了真实的道路环境,新石器无人车技术不断迭代,至今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40多个城市落地,累计交付1000多辆无人车。
政策创新牵引企业创新。“北京市中小企业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已成为本市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本市加强改革引领,激发创新活力,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和“两区”政策优势,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越来越多的政策举措全面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强链筑基工程,形成产业链卡点堵点清单近600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参与;降低创新成本,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通过集采降价和服务券补贴惠及2000余家企业,节省成本近5000万元;支持高校院所与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展了第一批46个创新券合作项目……
数据显示,本市研发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领跑全国,日均新设中小企业近600家,已经累计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36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88家、数量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立体式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果生物完成了自研病原体宏基因组测序诊断产品的临床实验,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
研发和产业化落地的关键时刻,这家公司获得了政策“红包”——经开区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的一次性补助、增资扩产和首次升级规模以上企业的奖励。
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普惠、易得”的发展环境。相关负责人说,本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推进5轮营商环境改革,完善创投生态链,实施“畅融工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持续降低,目前已经认定246家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基地,“1+17+N”的中小企业立体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助企纾困解难方面,2022年本市出台稳经济“45条”等系列帮扶政策,全年新增免减退缓税费超2000亿元,其中缓缴社保费和制造业中小企业税费200亿元以上;全市房屋减租金额约120亿元,惠及企业7万家,全市182家孵化器减免4324家企业房租金额达4亿元。
提升政策合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20家链主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中小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以中小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2022年,全年累计投资81只子基金和6个直投项目,累计出资28.5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35.1亿元……
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北京打出政策惠企、金融暖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的“组合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小企业也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更多新的使命。”相关负责人说,本市将落实落细各项法规政策,更好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本市将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合力,推动“免申即享”,提振发展信心;多措并举改善融资环境,加大降费奖补力度,扩大股权投资范围,畅通中小企业上市渠道;建设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办好系列品牌活动,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实施首都强链筑基工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智能发展,引导企业做精做优做细,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曹政)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编辑:赵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