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郊逾千亩“南果”飘香 引领乡村振兴导向
原标题:京郊逾千亩“南果”飘香
果蔗、木瓜、火龙果、猕猴桃、番石榴……这些汁水四溢、口感香甜的南方水果,如今在北京本地也能看到种植、生长、成熟的全过程,还能亲手采摘品尝。在北京农业专家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南果成功在北京落地,产业规模逐年递增,目前全市南果种植面积约1038亩,园区已遍布北京13个农业区,实现一年四季有景可观、有花可赏、有果可摘。
南蔗北种受热捧
在顺义区龙湾屯镇丁甲庄村北京龙湾玉明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一排排整齐的甘蔗已经成熟。不同于南方甘蔗园的高耸,这里的成熟甘蔗只有一人高,但甜度丝毫不逊色。
不少市民正在田间拍照合影,黑褐色的甘蔗杆、嫩绿的叶子、再配上蓝天白云,在镜头中格外清新、新颖。也有不少人正挥舞着铁锹,挖取中意的甘蔗,体验收获的乐趣。新鲜榨取的甘蔗汁入口清甜,口齿留香。
“今年基地共种植了10亩甘蔗林,是目前全市面积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郝海龙介绍,甘蔗生长前期行间套种小西瓜,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使每亩效益提升至非常可观的5.15万元。“很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打卡、采摘甘蔗,同时也带动了其它果、菜的销售。”合作社拥有1000多亩优系果树品种,生产的葡萄、苹果等在国家及北京市的评比大赛中多次获奖。
新奇特品种拓展旅游业务
“尝试种植甘蔗,主要是考虑引进新奇特品种,吸引市民采摘,拓展观光旅游业务板块。”郝海龙说,2020年,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基地尝试种植了黑皮、黄皮两种果蔗,在专家的指导下,陆续破解甘蔗生长期短、糖度低等问题,并通过拱棚栽培、抢早育苗移栽、密植独杆等种植技术,延长了甘蔗的生长期,提升了甘蔗的品质。
在京郊种植甘蔗,尝试始于2010年。“甘蔗其实是一种糖料作物,分为糖蔗和果蔗两大类,前者产糖,后者鲜食,果蔗可作为水果食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张宁介绍,为丰富本市南果种植品种,更好地发挥南果北种的休闲功能,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10年从广东引进果蔗试种,通过几年的试验,筛选出了4个适宜京郊种植的品种,并探索出不同栽培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降低气候条件的不利影响,使果蔗有效生长期延长60天,产量提高10%。
“北京夏季高温强光、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转色增糖,很少弯曲或倒折。在示范种植阶段发现,在北京本地种植的商品蔗品质不逊于南方。”张宁说。
目前,京郊共有甘蔗种植园区7个,种植面积约20亩,目前成熟上市可供游客采摘的园区有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北京呀路古热带植物园、密云金叵罗农场、北京华茂四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
南果种植面积达1038亩
北京是一个水果消费能力很强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奇特的水果品种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来自南方热带、亚热带的番木瓜、火龙果、番荔枝等鲜果。“最先尝试引种的是木瓜,由于本地种植的木瓜树熟程度高,口感上相比冷链运输而来的南方木瓜更香甜软糯,广受好评。”张宁介绍,近几年,北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南果北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南果成功在北京落地。据介绍,北京市南果种植面积约1038亩,比2021年的971亩增加6.9%。种植品种涵盖火龙果、猕猴桃、柑橘、香蕉、番石榴、番木瓜、莲雾、枇杷、番荔枝等。
引种南果,不仅能让北京市民的果篮子更加丰富,也为休闲农业增添了不少亮点。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多种多样的南果展现出了极强的吸引力。位于通州区于家务镇的第五季和大兴区长子营镇的呀路古热带植物园,2018年接待游客量均超过100万人,门票收入超4000万元,还成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其中呀路古热带植物园已被认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今后,北京南果种植产业发展将侧重于节能、特色、高效益的品种。”张宁介绍,如引进矮晚柚、丑橘、猕猴桃、长果桑等,在京郊冬季无需加温可安全越冬,减少加温成本;引进手指柠檬、黄皮火龙果等特色品种,增加园区观赏性;引进免人工授粉红肉火龙果,节省用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益,促进南果生产性栽培。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编辑:赵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