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新征程上再追梦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坐落在武陵山腹地,是实现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的标志性地点之一。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10月7日,雨后的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云雾缭绕,景美如画。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曾经贫困的十八洞村自此蝶变。2016年底,十八洞村脱贫出列。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奖牌。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曾经“山高沟深路难走”的苗寨,已焕然一新。
【乡村故事】
气温适宜,秋花灿烂,十八洞村养蜂合作社的蜜蜂在山林里忙碌起来,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产蜜高峰期。距村30多公里的十八洞千亩猕猴桃“飞地”,猕猴桃安静地成熟了,一派丰收盛景。
在十八洞村飞虫寨和当戎寨,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十八洞田园综合体项目加紧建设,机声轰鸣,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十八洞村5A级景区提质改造、梨子寨至溶洞栈道建设也都在加快推进。
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十八洞村梨子寨,干净的石板路串起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拨拨游客穿行于苗寨。镌刻在石壁上的“精准扶贫”4个红色大字,见证着十八洞村人脱贫攻坚精神,映照着今日美好的小康生活……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从此,这个曾经封闭落后的湘西小山村,成了中国反贫困事业进入“精准扶贫”阶段的起跑点、试验田。
在“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指引下,十八洞村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发展种植、苗绣、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走出了一条产业兴、设施优、品位高、保障好、生活美的脱贫致富之路。
年轻人纷纷“飞”回村庄。养蜂、开店、刺绣、办农家乐、直播带货,村里产业风生水起,龙先兰、施俊、杨再康等一批单身汉成功“脱单”。
2021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1668元增加到20167元,村集体收入由过去的空白达到268万元。
风起十八洞,“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带动了一批“十八洞姊妹村”脱颖而出。在省内,新化县油溪桥村、永顺县高坪村、桑植县红军村等,借鉴十八洞村“解题思路”,旧貌换新颜,从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特色村庄。
2019年6月,十八洞村与福建赤溪村缔结为“姊妹村”,相约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交流合作。2020年9月,十八洞村与新疆新城西门村签订“姊妹村”友好协议,共同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乡村振兴。相隔千山万水,“姊妹村”常来常往,互帮互助。心,越走越近;日子,越过越好。
秋光正好,前路宽畅。十八洞村正从“精准扶贫”的精神硕果中汲取接续奋进的力量,由精准扶贫样板向乡村振兴样板再发力。
施金通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唐俊 摄
党的二十大代表,花垣县双龙镇副镇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我们不仅要做脱贫攻坚的模范,还要做乡村振兴的典范。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将牢记嘱托,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文旅结合、土地整治、乡村治理和发动群众经验模式,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努力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新路子。
文/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周月桂 彭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