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 时政要闻/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时政要闻 >
  • 农业如何绿色发展?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指明方向

农业如何绿色发展?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指明方向

来源:三农项目资讯发布时间:06-27
分享到: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对“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目标是什么,如何推进?短板是什么,怎样补齐?如何夯实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提出“五个明显” 为发展指方向

面向“十四五”,《“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五个明显”的目标,即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并进一步明确了保资源、优环境、促生态、增供给4个方面的11项定量指标。


到2035年,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基本建成。

严守耕地红线 为发展奠根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的基础。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耕地19.18亿亩、园地3.03亿亩。与“二调”相比,10年间全国耕地地类减少了1.13亿亩。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多方面预测,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快,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粮食供求形势依然偏紧,稳产保供任务十分艰巨。”


怎样保护耕地资源?撂荒地怎么办?高标准农田如何建?耕地质量怎么保?《规划》提出了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三位一体”的要求。

稳数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退化耕地治理,改良酸化、盐碱化耕地;

提质量: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快改造提升已建高标准农田,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特别是要保护好“一两土二两油”的东北黑土地;

保生态: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力争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牢牢守住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强化科技创新 为发展添动能

“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对标世界农业强国,我国在迈向世界农业科技强国的道路上正处于‘爬坡过坎、奋力冲刺’的关键阶段。”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表示,“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因此,只有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打破高技术垄断,建立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完整科技创新体系。”

针对科技方面的短板,《规划》提出,强化科技动能,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具体来看,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推进农业绿色科技创新。加强绿色科技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完善绿色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升级,加快绿色高效技术装备示范推广;建设农业绿色技术创新载体。

加快绿色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先行先试,引导小农户应用绿色技术。

加强绿色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绿色技术推广人才,发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作用,增设农业绿色发展专业,在生产一线建立科技小院、实习基地,指导科研人才参与绿色技术推广。

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 为发展添效益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还需要从重塑产业链上发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并从绿色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全过程作出了系统安排。


生产环节,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工环节,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流通环节,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推广农产品绿色电商模式;消费环节,健全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开展农产品过度包装治理。

为完善扶持政策,《规划》还提出,健全政府投入激励机制,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绿色发展投入。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指出,农业农村部门将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择重点县建设一批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围绕粮棉油糖等重点作物,集成组装耕种管收全过程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