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县穆村镇:政府搭台 多角参演 促市场主体稳倍增
今年省市县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以来,柳林县穆村镇深入落实“八大培育行动”“七大提升工程”,创造“穆村四式”新招实招,建设规范、包容的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发展壮大,实现市场百家争鸣、遍地开花,最大限度培育开发全镇名特优市场,擦亮穆村商贸招牌。
政府搭台,金鹏广场“挑大梁”
穆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就有“柳林穆村子,家家有银子”的说法,商贸发达。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009年利用闲置土地,投资1700万元在一村委硬化路修建大金鹏生活广场,广场坐落镇政府,地处一村委文明街、硬化路及杨家坪三村交汇处,占地11亩,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市场有门面132间、零散摊位100余个,当前全部入驻、满载运行,市场年收益达200万余元,是穆村镇及“下三乡镇”唯一规模的便民经营集聚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硬件支撑和软件保障支持推动市场发展。近年来,借乡村振兴和市场主体倍增东风,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完善配套设施,推行减免租金、延长租期、管理维护、服务保障等硬核支撑和“非禁即入”、便利开办、“准入即准营”、“容缺受理”等软件支持规范指导市场,采取上门服务,现场指导经营户进行登记注册,主动宣传政策,大金鹏生活广场内的经营户执政率为100%。
包容整合,小散上演“全武行”
打造大金鹏生活广场、文明一条街、硬化路一条街形成穆村镇大金鹏生活广场便民服务圈。包容多主体经济,整合小、散、流动商户,坚持以规范和支持并重,推行柔性执法,通过责令整改、批评教育、告诫约谈等手段,促进小、散商户依法依规经营,为小微个体减负纾困。尤其是对一直以来饱受“诟病”和社会反响热烈的占道经营,创新实施“容缺管理”和“柔性执法”。对基本要素具备、主要条件满足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和要素欠缺的,由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即可给与支持指导。最大的包容和整合,完善健全相关制度,鼓励地摊和流动等形式,发展培育小市场,探索建立市场和小散共存的硬化路商贸圈,以“家门口的智能生活便利超市”为理念,打造“穆村商+”,深化市场力。谋划围绕穆村饺子、传统面食打造“巷子面馆”“家户饺子”等短小精干、朴素实在的特色小面馆、饺子馆,形成“家家有三两个拿手菜”模式,用“人传人”的方式简单粗暴推广,让群众简单挣钱、直接受益,坐实穆村饺子、家常面之名,逐渐让美食成为穆村的代名词。
辐射周边,百家争鸣“唱大戏”
深入实施农业“特”“优”战略,以“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为抓手,高举龙头强基地,大力实施沙曲、康家沟大棚蔬菜种植业及堡上村“采摘园”农业园区发展,推进金鹏梁山野香菇食用菌文化展示园基地建设。紧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穆村“紫皮蒜”特色产业,组织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积极推广大蒜文化,实现品牌化经营。鼓励农民种植优良品种,帮助提供技术指导,成立大蒜合作社、大蒜协会,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大蒜农业托管新模式,实现耕、种、收、销一体化全程托管,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农业生产为规模化、集约化土地托管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农业节本增效,把紫皮蒜真正打造成穆村农民创收支柱,兼具地域文化名片。探索旅游+的联动发展模式。加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性开发穆村二村委明清街、深化三村委红色主题文化,延伸拓展农业休闲旅游、农村消费旅游,联动一村委市场、二三村委旅游、堡上采摘园,创办消夏文化、乡村文化、乡村采摘、乡村美食等系列活动,打造集美食娱乐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穆村旅游体系。
(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