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政策研究成果交流会举办
日前,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政策研究成果交流会在线上举办。
2021年,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局统一部署,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案例研究,对5个典型市、8个典型县、8个典型村和6个专题进行了案例总结。为推进成果转化和使用,深入挖掘和总结这些研究报告成果中的政策价值,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对典型案例总结成果进行深度开发和转化,最终形成《乡村振兴中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建议》《强化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群众融入当地社区的相关政策研究》《乡村振兴目标下东西部协作的再定位与发展创新》等10份政策研究成果。 交流会上,10位执笔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陆汉文从优化薪酬待遇结构、打通政治晋升渠道、用好荣誉表彰激励、完善福利保障激励四个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中推进村干部激励的必要性和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重点从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工作举措方法和方式,继续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力度,提前谋划制定因部分政策调减可能带来的保障水平降低甚至返贫致贫问题隐患出现,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适当放宽衔接资金使用范围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兰州大学教授斯丽娟从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指标、减少对乡村社会治理直接的行政干预、完善综合效能考评日常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政策建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艳华从推动安置区融入县域发展、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安置区社区治理制度化常规化、逐步落实易地搬迁后续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从治理方式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能力提升、协作产业的业态层级升级提升、劳务协作创新、全国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中推进东西部协作的相关建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向德平从强化政策支持、发展集体经济,激活农村资源、增强发展资本,建立保障机制、提升经营效能,创新发展路径、拓展收益渠道,优化利益联结、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吕开宇提出,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使用,要解决好管理要素筹措、经营风险防控、收益分配优化“三个难题”。吉林大学教授田毅鹏从强化农户利用科技支撑有效衔接的理念、完善小农户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连接机制、完善县校合作模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科技创新助力有效衔接的政策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胡振通阐述了强化生态环境规制、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强化生态保护补偿、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强化公众有效参与的乡村生态振兴五条路径。中国农业大学讲师张栋从强化专业人才体系建设、创新惠农利益分享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融合机制。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林万龙出席会议并致辞。在会议的交流点评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汪三贵、中山大学教授岳经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新业、北京大学教授雷明分别对汇报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提出了提升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于乐荣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