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破解供应、生产、运输难题 北京稳定产业链保抗原试剂生产
原标题:疫情冲击下破解供应、生产、运输难题 北京稳定产业链保抗原试剂生产
15分钟出结果、无需仪器设备、自己在家就能检测……3月中旬,北京热景生物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获批。但当时,这家公司还在为原材料供应、生产场地、产品运输这三大难题所发愁。
随着奥密克戎毒株侵袭多地,抗原试剂需求大增。面对大量订单,这家位于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的企业产能却上不去。“由于生产以及仓储配套空间的影响、其他地区疫情引起的运输转运等问题,产能迟迟不能提高。”热景生物副总经理余韶华说。
首要问题就在原材料的供应。热景生物的抗原检测试剂采用胶体金法,看似简单的试剂,原材料供应商来自国内外,国内最远的在广东,最近的在60多公里外的廊坊。
但当时这些地方大多遭受疫情侵袭。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廊坊,承担着该公司部分物资的存储和转运重任,由于疫情管控,原材料一度无法进京。同样无法进京的还有来自江苏、天津等地的原材料。
余韶华情急之下向市区两级经信部门求助。很快,主管部门专门为热景生物制定了一套物资转运方案,保证物资能够快速运入北京,投入生产。
以廊坊物资为例,在当地疫情严重时,协调大兴区凤河营检查站,在检查站固定区域进行物资消杀,将存储于廊坊热景的抗原生产主要原材料运输至大兴厂区;在当地疫情缓和时,固定6辆运输车辆确保每日物资运输畅通,解决生产过程中物资运输问题。
想要扩大产能,光有原材料还不够。订单大增,产量飙升,生产空间亟待扩增。
“过去我们的产能日产100多万人份,现在是日产300万到350万人份。”余韶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外包装厂房不够的问题。当他把需求提给生物医药基地,两天的工夫园区就帮他找到了1.5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园区西侧的门太小,大货车开不进来,大兴区规划、园林等部门主动上门、现场办公,不到一周就建出来一座新的大门。
转眼到了4月,厂区内需要同时建设多个十万级的净化生产车间。这是抗原试剂生产最关键的厂房,建设标准高、难度大,但建净化生产车间所需的板材、管道、通风机组等物料都在河北沧州、唐山和山东青岛等地,部分厂商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工。
政府部门继续“补位”,市区经信部门协调外地生产厂商尽快复工复产和运输,相关设备在保障消杀的基础上,均顺利、按时运抵北京。目前洁净间已经基本建成,预计5月底投用后,日产能将增长至500万人份。
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要进京,生产完成的抗原试剂则要及时运抵上海、吉林等疫情严重的地方。在多地、多部门的协调下,相关新冠抗原成品拿到了运输通行证,得以准时运到当地投入疫情防控。
“我们前一天晚上把困难报给市经信局,第二天协调的函件就到了这些生产厂商所在省的经信部门!”余韶华说,在多部门助力下,热景生物的生产线也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产能不断提高,生产出的抗原试剂将支持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地疫情防控。
市复工复产防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及属地将主动靠前服务,全力支持保障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通畅。(曹政)
编辑:赵金霞
责编:赵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