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注重发挥“四个作用”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年来,会同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
注重充分发挥党委“主心骨”作用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县级领导联乡包村,县直单位包村、党员干部联户”工作机制,200余名县乡领导干部包乡走村入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选优配强乡镇班子。注重从乡村振兴一线选拔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乡镇领导班子带领乡村振兴的整体功能。在2021年的集中换届中,从乡镇提拔或继续提名的班子成员占83.5%。同时,择优选拔了18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领导班子中熟悉乡村振兴的占52.6%。 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县委、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三级组织联动机制,县委定期听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县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清单,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党建述职、绩效考核和专项督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尺”。注重充分发挥基层“前沿站”作用
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创新组织设置,把支部建在产业上。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行业协会,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城全覆盖。全县195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9个,220个村党组织书记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以“五个一百”工程为抓手,通过“党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发展壮大茶叶、魔芋、竹笋、油茶、中药材、獭兔、生猪等七大品类特色优势产业,拉动村均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以上,完成41个村的集体经济消薄任务。
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牢牢抓住村党组织书记这一“关键少数”,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30名,其中注重从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农民大学生”、返乡创业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等党员中选拔培养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能手达70%以上。大力开展党组织书记“头雁引领”和村干部“导师帮带”行动,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73对,为乡村全面振兴配强育优“掌舵人”。 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全面使用好18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30个村便民服务站,继续推行村干部坐班制、月例会制和民事代办制,开展全程代理和一站式服务。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规范“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挥其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议事决策功能。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新增邮乐购农村电子商务平台177个,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注重充分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
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三亮三比”(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党性、比作为、比奉献)行动,采取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引导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党员在特色产业上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经济和服务组织。选树一批党员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户,激发党员带头干、带头闯、带头拼,增强示范辐射效应。
强化驻村工作队员作用。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中接续选派乡村驻村第一书记230名及工作队员372名,积极发挥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乡村振兴、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县村工作队和包村单位日常管理、监督约束、履职规范、日常考核机制。对履职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实行“召回”;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派出单位相关负责人予以问责。 开展党员干部结对联户。扎实开展乡村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行动,入民户、听民声、解民忧,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采取“一联一”“一联多”等形式,组织有帮扶能力的村“两委”成员、党员干部、能人大户、互助小组长等都参与进来,与群众结成对子。全县共有1.3万余名党员干部与9.5万余户群众“结对子”,召开民情化解会162场次,联动解决问题2552个,调解矛盾纠纷670起。注重充分发挥人才“智囊团”作用
实施急需紧缺人才支撑工程。支持产业开发区、涉农事业机构、医疗教育领域等相关单位针对新型工业、农业产业、学科带头人等急需紧缺专业技术岗位,通过合作、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其提供安家费、服务期过渡性住房和跟踪生活保障。共引进产业科研团队6个、产业人才41名,为基层招聘专技人才168名,发放人才补贴110余万元。
加大科技特派员支持力度。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选派92名科技特派员,并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分类组团,按粮油、蔬菜、茶叶、魔芋、楠竹等特色产业下乡开展科技指导服务,提高特色产业发展效益。围绕项目、资金、人员等方面,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和开展服务的支持力度,形成科技特派员参与创业服务的产业链,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乡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整合“土专家”“田秀才”等人才资源,建立“乡土人才服务窗口”18个,评选乡土人才45名,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享受“预约式”“订单式”技术服务。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现代农民培训体系,每年培训乡村实用人才1000人以上。
责编:裴春
审核:彭慧
声明:图文贵在分享,如有侵权,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xczxyk_h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