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县: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红薯妹”
刘星在烘干红薯
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3月16日,在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红薯清洗、去皮、蒸煮、切片、烘干、修剪、打包……村民潘美元乐呵呵地说:“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既可照顾老人和小孩,每月还能领到2500元左右的工资,多亏了刘总。”刘总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土里淘金”的助农增收路。
潘美元口中的刘总是31岁的苗家妹子刘星,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星曾在沿海城市发展,2015年回到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隘上村创业,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2015年底,刘星回家过年,在外打拼的她看到村民为了挣孩子的学费舍不得吃一口自养的猪肉而心痛不已;看到村里很多好的农产品缺乏销路烂在地里而心急如焚。她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决心依托城步本土的特色优势资源,打造红薯特色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
她仔细钻研红薯干等农产品的传统制作手艺,研制出新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市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刘星用一台智能手机成功将红薯干等农产品打入市场,城步苗乡的红薯干从这个偏远的小山区走向了全国各地。第一步的成功体验,让刘星更加坚定了扩大生产、规范运营的信心。2016年7月,她成立了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从农户处收购的红薯、粗粮等农作物进行初加工,利用互联网打开销路,让农户们过去吃不完、卖不掉的农产品变成了真金白银。由于影响力不断扩大,刘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红薯妹”。于是,她成功注册“红薯妹”商标,加工红薯干、红薯片、红薯粉、红薯面和红薯酒等,成为城步红薯产品的“代言人”,开拓了城步汀坪乡“农产品+互联网”现代小微企业的新篇章。
然而刘星并没有满足于此,她一直在思考,把村民闲置的土地资源盘“活”,把留守在家的散户劳动力运“转”起来,让资源变成资产,让农民变为股东,带领全村乡亲共同增收。
她不断探索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的有机结合,在2017年成功组织村民成立了青青缘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她发动村民将闲置的土地种植红薯,一方面以保护价进行回收,带动村民通过种植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聘请农村妇女手工加工红薯干,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为帮助更多村民掌握电商技术,带动苗乡企业发展,刘星组织乡村妇女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参加学习的村民已达156人,她们在家敲敲键盘、点点鼠标,便可将各类农产品销往广州、桂林、北京等城市。
今年,刘星组织了汀坪乡6个村62户村民发展红薯种植,农户年均增收5000-20000元。她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用土地入股、资金投入、投工投劳等形式,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和闲置的生产资料盘活,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刘星也逐步成为城步苗乡带领村民增收的“领跑者”,为推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自己的选择从没后悔过,在家乡我找到了梦想与现实的支点。”随着公司效益稳步提升,刘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现在回头看,农村或许是更好的舞台。”迎风漫步在沃野平畴,这位新农人刘星笑得灿烂。
作者:冯世民 阳望春
责编: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