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西南地区冬小麦、油菜已基本完成收获,油(麦)后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正值播种时节,带状套作大豆也即将进入最佳播种时间,为进一步规范该技术在西南地区的标准化应用,全面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增产增效目标,特制定以下技术指导意见,请各技术部门和种植户参照执行。
一、选配品种。选用株型较紧凑的高产、抗性好的夏播玉米品种,如仲玉3号、正红6号等;大豆选用耐荫、抗倒的高产夏大豆品种,如南豆25、南豆12、贡选1号、贡秋豆8号等。
二、抢墒播种。小麦、油菜收获后,遇墒及时抢播玉米。带状间作和带状套作大豆适播期均在6月上旬,偏沙土壤在雨后或灌水造墒后播种,避免表层结壳,影响大豆出苗。播种时,可选用专用2(3)行玉米、大豆播种施肥机,通过更换播种盘实现玉米、大豆同用一台播种机。
三、扩间增光。带状间作,玉米大豆共生期长,生产单元可适当放大,宽度以2.4米为宜,玉米带之间距离2.0米,带内种3行大豆,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0.6米,大豆行距0.4米。带状套作,根据玉米预留行宽度播2-3行大豆,预留玉米带之间距离为1.6米的选种2行大豆,1.8米的选种3行大豆(大豆行距0.3米),保证玉米大豆间距在0.6米以上。
四、缩株保密。玉米采用单粒穴播,大豆选用双粒穴播,玉米株距10~14厘米,保证播种密度4500粒/亩以上;大豆株(穴)距7~10厘米(单粒)、14~20厘米(双粒),保证密度9500粒/亩以上。
五、一体化施肥。带状套作,施玉米攻穗肥时,可结合大豆基肥同施,距离玉米20厘米处每亩追施复合肥折合纯N 8~10公斤(如N‒P2O5‒K2O=14‒15‒14),实现玉米大豆肥料共用。带状间作玉米选用高氮缓控释复合肥,每亩施用折合纯N 14~18公斤(如N‒P2O5‒K2O=28‒8‒6),大豆选用低氮缓控释复合肥,每亩施用折合纯N 2~3公斤(如N‒P2O5‒K2O=14‒15‒14)。
六、控旺防倒。对生长较旺的玉米,在8~9叶展时每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胺鲜·乙烯利,总有效成分含量30%,其中胺鲜酯3%,乙烯利27%)水剂22.5~25毫升,兑水15~30公斤均匀喷施。大豆在分枝期(苗期较旺或预测后期雨水较多时)与初花期,根据长势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5~50克,对水40~50公斤喷施茎叶实施控旺。
七、病虫草害防治。杂草防除采用芽前封闭和苗后定向喷雾相结合的方法, 播后芽前(播后2天之内),每亩喷施96%精异丙甲草胺乳剂80~100毫升,兑水30~40公斤进行芽前封闭除草。苗后玉米3~5叶时,喷施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定向喷雾,如玉米每亩用75%噻吩磺隆0.7~1克。苗后大豆5~6片复叶时,每亩喷施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100克或10%精喹禾灵乳剂20毫升混25%氟磺胺草醚20克,兑水30~40公斤,采用茎叶定向喷雾。病虫防控采用理化诱抗技术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诱芯装置诱杀斜纹夜蛾、桃柱螟、金龟科害虫等,实现一具多诱;利用广谱生防菌剂对玉米大豆共有害虫进行防治;玉米大喇叭口或大豆花荚期病虫害发生较集中时,根据暴发性害虫种类利用高效低毒农药与增效剂并配合植保无人机实施统一飞防,实现一施多治。
八、机械收获。西南地区均先收玉米,选用机身宽度不大于1.6米的窄型两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大豆可选用当地收获机完成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