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在京举行
5月20日,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政府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召开中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暨郫都区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研讨会,发布课题组研究成果《走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城郊融合型的郫都区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并就中国乡村振兴道路展开研讨。
课题组认为,三年多来,郫都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融合为路径,以共享发展为目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城乡居民资源共享、机遇共享和成果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初步形成了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模式,成效显著。2020年,郫都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9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远远低于全国的2.56,也低于成都的1.84。
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介绍,三年多来,郫都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实施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试点20余项,在全国率先注册成立区属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公司,创办全国第一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发布全国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和村级“乡村振兴指数”,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86项荣誉,初步走出一条融合共享的内生型乡村振兴之路。
他将郫都探索实践归纳为“十二个创新”,分别是创新乡村振兴技术导则推动EOD综合开发,创新资产经营制度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经营村庄”理念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全域功能区建设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创新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创新搭建“共享田园”平台破解人才进村难题,创新开办面向全球的乡村振兴学院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五步工作法”育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创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价值多元转化,创新校地企合作增强乡村发展科技支撑,创新多元参建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创新“三固化四包干”机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
课题组认为,郫都区乡村振兴模式为全国城郊型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价值;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进而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