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安徽东至聚焦“产业兴旺”目标,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挖掘信用资源,探索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探索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信用生金助力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以“书记项目”牵引乡村产业发展“龙头”
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精心打造,将农村党建红色资源转化为信用资源、将信用资源转化为信贷资源,把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组织起来,把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项目组合起来,将农村可用的优势资源集成到信用村创建上来。
选择村级党组织战斗力较强、基础条件好、民风淳朴的洋湖镇永济村试点开展信用村建设。试点村共获3200万元的授信额度,户均授信9.48万元,满足了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和创业的资金需求。
以“平台思维”畅通乡村产业发展“血管”
高标准建设新概念、开放性、普惠式农村信用信息系统——“红色信e贷”平台,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归集21个县直部门66类党务政务信用类数据2000余万条,采集农户信用数据近2万户,上线9家银行68款金融产品,建成“网上金融超市”,内置信用评价模型,金融机构可以在线查阅信用主体360信用扫描报告,信用主体可以线上查看贷款申请、贷款进度。截至目前,平台授信2.15亿,用信余额1.33亿元,“三农”贷款同比增长15%。
以“制度供给”支撑乡村产业发展“链条”
围绕选点乡镇农业产业链,布局信贷资源,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
建立党建引领“整村授信”、平台数据征集更新和使用管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20条等“1+10”政策制度体系,推进金融资源倾斜支持,产业发展资源优先供给。
建立人才定向培养支持机制,培养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头雁”170名,举办特色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15期,培训电商人才512人、高素质农民300人。
首创金融服务团,选派“红色信贷员”41名,发挥信贷服务员、产业指导员作用,深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开展“背包服务”。
以“环境重塑”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生态”
实施“防贫保”综合保险,出台7项补偿措施,从源头上防范信用贫困户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防止返贫致贫。
探索建立“担保机构+金融机构+政府”三方风险共担机制,实施“433”风控模式,营造高等级信用生态环境。创设乡风议事厅14个,评议农户12600余户,向上传导乡风文明评议结果,向下传导产业发展正向激励效果,形成动态交互、相互内嵌的乡风文明“图谱”。
实施金融智库献计献策、乡村产业引资引智“双献双引”行动,和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成立长三角首个乡村振兴实验基地,先行先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