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
乡村生态振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是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生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进入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许多新挑战、提出许多新要求。当前生态环境改善的局面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标志性的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乡村振兴在这种大背景下,既是创造生态优势的有利时机,也是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千载难逢的机会。
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还可以从古人的哲学智慧中得到启迪。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和生态文化。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萌芽可以在早期的儒家思想中找到。《周易·乾卦·文言》说:“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这里所讲的就是遵循自然之理的“天人合一”的早期思想。汉代董钟舒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作为一个明确的哲学命题提出,却在宋代“理学”极盛之时。张载在《正蒙》中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共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儒家有过系统的表述,道家也有很明确的主张。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他如墨家、杂家等都或明或暗地表达了这个思想。同时,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周礼》记载,设立“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虞衡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我国不少朝代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比如,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可见当时管理之严。
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今天,它又似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启迪着人们深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这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轮回,而是人类文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人类思维方式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饱经沧桑的这一东方古老哲学思想已完完全全地走下神台,将被人类供奉于科学的、理性的殿堂。
“功利主义”使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窄,惟有现代“天人合一”的新思想可以将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欲望予以合理地遏制,并加以科学引导,才会找到一条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互利互益、和谐协同发展的道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オ征服了自然カ、那么自然カ也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警告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在不同讲话、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内作出系列深刻闸述和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上来。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习近平总书记用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为生动例证,诠释“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们要用正确的生态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目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统筹生态与经济、产业发展来看,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生态与生活的内在联系来看,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接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从保护生态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来看,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滋养和美丽。必须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同时,绿色生存与消费方式也是保护环境的涵养之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从行为导向与治理推进来看,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从治理方法、手段与价值取向来看,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须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部署和重要任务落到实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乡村振兴总体谋篇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根本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进的重要指导原则、行为准则和方法守则,生态兴、产业兴、文明兴,则百业兴,就能激发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坚实的理论、实践、政策、制度和组织保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