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升级推动“三农”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纲要)第七篇章,对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做出指示,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以更长远、更系统的眼光,引导“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全面脱贫标志着“三农”工作进入新阶段
2021年2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十四五”纲要提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我国发展不均衡问题,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有计划有针对性推动系列脱贫攻坚政策,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新时期,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五大方向升级推动“三农”工作
在产业合作方面,从发展特色产业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在“十三五”,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赠支援活动,深化产业对接、技术合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加大招商引资、展会宣传力度,鼓励支持一大批企业入乡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产业,为乡村经济活力奠定良好基础。“十四五”期间,需助力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引进来”“走出去”,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健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机制挖掘提炼乡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人文底蕴,促进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将工农业与信息、旅游、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强链、补链、延链现代乡村富民产业。
在稳定就业方面,从对接用工需求到拓展当地就业岗位。在“十三五”,建立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健全就业服务对接平台,组织劳务输出,通过动员企业参与,提供用工信息,推动人岗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十四五”期间,需逐步引导在当地拓展新增就业岗位,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拓展就业岗位,关键是以稳企带动稳岗,引导就业带动型企业到被帮扶地区,支持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受相关权益,优先吸纳本地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协调做好招聘对接、劳务输出、权益保障等工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逐步稳岗拓岗,拓展新增就业增量。
在消费帮扶方面,从开拓市场渠道到提升乡村品牌价值。在“十三五”,深入开展农产品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建立直销网络和工作体系,依托消费帮扶创业创新基地、网上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大力拓展产品直接销售。“十四五”期间,需在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提升产业价值,打造乡村品牌。对接产销信息,发展冷链物流仓储,配套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面升级消费帮扶模式。从需求端出发,推动品种提优、品质提升,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从生产端出发,推动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员工的技能知识水平;从价值端出发,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及知名度,促进产品有效增值。
在基础设施方面,从建设硬件设施到统筹综合开发治理体系。在“十三五”,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通村、通组入户道路硬化建设,推动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农村住房质量提升,优化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公建配套,推动镇村互联互通。“十四五”期间,需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开发挖掘农村资源。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绿道、碧道、休闲公园,加强传承保护和合理适度利用,改造提升乡村景观、镇村风貌,体现民风特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街区,保证村镇整洁卫生、管理有序,开展美丽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和绿化美化亮化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在内生动力方面,从均衡教育资源到激发自我发展“造血”动能。在“十三五”,改善农村薄弱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大投入文体、音美、信息教学设施设备,依托“互联网+”,同步开展网上教研和在线教学,让下一代享受到更公平更均衡的教育机会。“十四五”期间,需在“扶智”基础上新增“扶志”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激发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践行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提振农村精气神,引导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不畏艰苦的思想和勇气,弘扬具备时代精神的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