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契机推进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在全国前列
为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委省政府做出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的决策部署,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方案》,明确2019年到2021年期间每年扶持1000个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将“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数走在全国前列”列入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广东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共有207个农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对培育省内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高位推进,推动名特优先农产品登录工作顺利开展
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是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重大行动、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广东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重要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叶贞琴常委亲自过问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工作,要求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工作的推动下,广东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在对各级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振兴考核中,把“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作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考核内容,有力推动了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收集申报。
二、多措并举,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录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为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省级财政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资金中专门安排了营养品质评价与鉴定专项经费,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鉴定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由“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班统筹组织、推进名特优新农产品工作;营养品质鉴定机构加强与申报主体的沟通协调,随时受理申报产品样品,及时出具《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报告》。多措并举,为全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提供资金与技术保证。
三、依托资源禀赋,促进名特优新农产品提质增效
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207个农产品,覆盖全省19个地市72个区县,都是各地依托当地特殊资源禀赋生产、有独特营养品质特征、极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产品涵盖种植业的蔬菜、水果、茶叶、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畜牧业的鸡、鸭、鹅、牛、羊、鸽、蜂蜜及蛋类;渔业的鱼、虾、蚝;加工品如茶油、米粉、梅菜、桂圆干、荔枝干等。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有效促进了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提质增效。“惠东马铃薯”荣获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春收总产23万吨,销售未受疫情影响,呈现产销两旺,产值7.37亿元,种植农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平猕猴桃”,品质特征鲜明,荣获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后进一步提升“和平猕猴桃”效益,带动农民每亩增收2000元。部分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产品品牌价值、销售额显著提升。如“增城迟菜心”品牌价值高达36.7亿元,在蔬菜品类中居广东全省第一;珠海“白蕉海鲈”产值达17.5亿元,占全镇渔业总产值六成以上,入选“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湛江雷州“覃斗芒果”区域品牌价值达22.2亿元。
四、加强宣传,不断扩大名特优新农产品影响力
积极组织各地认真做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消费指南的编撰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宣传。2019年10月在全国“一村一品”交流活动暨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现场推进会上,为广东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单位颁发证书;在2020年第五届广东·东盟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分别为广东省和湛江市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的单位颁发证书、现场授牌,提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作的认知力和影响力。2020年5月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公布,广东省有62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入选,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小康网、香港商报等主流媒体平台报道达18篇,还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等超过50个地方媒体、自媒体进行报道。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同志对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在“我省62个农产品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位居全国之首”简报上批示“这是件好事,要珍惜荣誉、维护荣誉”。